为帮助2025级新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科学规划学业生涯,10月28日,外国语学院面向2025级本科生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暨学业规划指导会。
学院安排副院长(挂职)郑静、胡红霞副教授、邓亚晔博士、欧阳晨曦老师等多位骨干教师担任指导顾问,围绕各专业学科知识与学业发展两大方向,为新生提供精准的学业引领与发展规划指引。
 郑静立足商务英语(中法合作)专业特色,从专业历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在法课程、学习要求、学习规划六个方面展开讲解。她详细介绍了专业的课程设置逻辑、学习方法要点、在法课程学习注意事项,以及国际交流资源的利用路径,强调“语言能力+商务素养”的复合能力培养重点,鼓励学生积极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并为新生制定清晰的学业与职业目标。

胡红霞围绕英语(师范)专业的专业概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发展前景及学业规划等核心方面系统介绍专业情况。她结合行业政策趋势,从技能训练、教师职业素养养成等维度,要求学生将专业学科能力与师范教育技能融会贯通,并针对英语学习方法、教师编制考试及教育类考研政策与趋势展开解读,为学生明确教师职业发展方向与学业规划路径。

邓亚晔围绕日语专业展开全面指导,系统介绍了专业发展历程、省内排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她结合日语专业的行业就业趋势及AI翻译对外语专业的挑战,明确学生培养方向与长期发展目标,分享了实用的日语学习方法,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入学指引。

欧阳晨曦以法语专业的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她指出法语专业在国际交流中人才需求增加、就业多元化的特点,强调要立足江西、面向华东、辐射全国,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跨文化交际等综合能力,助力学生提升专业竞争力,更好适应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

 此次新生专业教育暨学业规划指导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外国语学院在深化“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构建精细化新生引导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系统的专业解读与个性化的学业规划,有效扫除新生们的认知盲区,明确学生大学阶段的成长路径与发展目标,为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稿:朱科俊 田羽萱
图片:张静怡 池定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