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正文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版)

发布日期:2019-04-01 浏览量:

专业代码:050201

普通师范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国、立足江西,具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理论知识、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较强的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能力、班级管理与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能在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学、科研工作的,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学英语教师。

目标内涵:

1.教育信念:具有中国情怀、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依法执教意识,富有教育情怀。

2.综合育人: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熟悉班级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

3.专业能力:能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

4.职业成就:能上优质示范课,成为高素质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及时发现基础教育的问题并开展教学研究,具有较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5.专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具备良好的反思方法,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紧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职业发展潜力大。

二、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遵守师德规范,争当新时代好老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熟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

2.教育情怀:认同教师工作,具有教育情怀。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端正的教学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富有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爱心和责任心。

3.学科素养:熟悉学科体系,提升学科素养。系统掌握英语学科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了解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掌握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全面发展的指导方法与策略。

4.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能,实施有效教学。能够依据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融合信息教育技术,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掌握德育原理,熟谙班级管理。掌握班级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班级常规管理的工作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中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6.综合育人:遵循教育规律,提升综合育人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能够贯彻综合育人理念,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积极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7.学会反思:掌握反思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观念,具有问题意识,乐于反思与研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中学生英语学习、英语课程教学、英语学科理解等多维度反思研究现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8.沟通合作:掌握沟通技巧,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合作意识与互助精神,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能够就英语学科教育教学问题与同行、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够在跨学科、跨文化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相应角色。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照表


教育信念

综合育人

专业能力

职业成就

专业发展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指标点分解

1.师德规范: 遵守师德规范,争当新时代好老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熟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

1-1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义和基本原则。

1-2 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尤其是涉及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3 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尊重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2.教育情怀:认同教师工作,具有教育情怀。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端正的教学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富有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爱心和责任心

2-1 清晰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性质,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毕业后有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自己即将成为一名教师而感到自豪。

2-2 具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力,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3.学科素养:悉学科体系,提升学科素养。系统掌握英语学科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了解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掌握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全面发展的指导方法与策略。

3-1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3-2 具有整合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学科教学法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意识,能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模式设计、组织、实施中学英语教学。

3-3 能够理解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初步掌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

4.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能,实施有效教学。能够依据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融合信息教育技术,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说课评课等教学技能。

4-2 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具有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4-3 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围,能够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具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使用的意识。

5.班级指导:握德育原理,熟谙班级管理。掌握班级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班级常规管理的工作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中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5-1 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遵循当代中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 充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2 掌握集体教育、个体教育技能,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5-3 能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有效地组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综合育人:遵循教育规律,提升综合育人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能够贯彻综合育人理念,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积极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6-1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掌握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6-2能够把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教学活动,立德树人。

6-3注重实践育人环节,设计、实施实践活动方案。

7.学会反思:掌握反思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观念,具有问题意识,乐于反思与研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中学生英语学习、英语课程教学、英语学科理解等多维度反思研究现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7-1 具有全球意识,与时俱进,能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融合国外先进的基础教育发展成果。

7-2 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反思、批判能力,初步养成反思习惯。

7-3 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8.沟通合作:掌握沟通技巧,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合作意识与互助精神,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能够就英语学科教育教学问题与同行、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够在跨学科、跨文化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相应角色。

8-1 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8-2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学校或教师群体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具有合作精神。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2.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高级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语言学概论、汉英笔译、汉英口译、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教育学综合、心理学综合、英语学科教学、教师教学通用技能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创新创业实践、创业能力专题培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

五、学制和学位

学制:一般为4年。最短不低于3年,最长不超过8年。

学位:符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本科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数

学时比例(%

学分数

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必修

578

21

30

30

综合素质选修课程

限定选修

138

6

10

任意选修

136

6

8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476

20

24

15

专业主干课程

必修

748

31

44

35

选修

170

7

10

职业方向课程

必修

204

8

12

8

选修

34

1

2

综合实践课程

必修

28w

14

12

选修

5

合计

2484+28w

100

159

100

其中:理论教学2077学时,116学分;实践教学43学分,占总学分27%。

七、毕业要求与课程及教学活动关联矩阵

   毕业要求

课程、实践

师德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班级

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形势与政策(含省情教育、红色文化)

M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M

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M

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大学体育I

H

L

L

L

M

M

大学体育II

H

L

L

L

M

M

大学体育III

H

L

L

L

M

M

大学体育IV

H

L

L

L

M

M

二外I

M

L

H

二外II

M

L

H

二外III

M

L

H

计算机文化基础

M

H

M

军事理论与训练

H

M

L

M

L

M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M

L

H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L

L

M

H

创新创业概论

L

L

H

M

基础英语I

H

M

基础英语II

H

M

英语口语I

L

M

H

英语口语II

H

L

L

英语听力I

H

M

英语听力II

H

M

英语语音

H

M

L

L

英语阅读I

H

M

M

L

英语阅读II

H

M

M

L

网页编程基础

H

M

M

L

基础英语III

H

L

M

基础英语IV

H

L

M

英语语法

H

H

M

L

英语口语III

M

H

M

L

英语口语IV

M

H

M

L

英语听力III

H

M

M

L

英语听力IV

H

M

M

L

英语写作

H

M

L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M

H

M

H

高级英语I

H

M

M

L

高级英语II

H

M

英语文学选读

H

M

L

中国文化概要

H

L

M

语言学概论(英)

L

H

M

M

L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H

M

L

西方文明史

H

L

M

M

英汉笔译

H

M

英汉口译

H

M

L

M

跨文化交际

M

H

M

L

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

M

教育学综合

H

M

M

H

M

心理学综合

M

H

M

M

英语学科教学

M

H

H

M

教师教学通用技能

M

H

L

L

毕业设计(论文)

M

H

M

教育见习

H

M

L

M

L

教育研习

M

M

H

教育实习

H

 

H

H

M

M

明:H表示该门课程强支撑指定的毕业要求,M表示该门课程中等支撑指定的毕业要求,L表示该门课程弱支撑指定的毕业要求
八、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实践
学时

学期(周学时)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
基础
必修
课程

2112010004

形势与政策(含省情教育、红色文化)

2

(72)

(54)

3

3

3

3

3

3

3

3

2112010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3

51

43

8

3

2112010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51

43

8

3

21120100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

3

51

43

8

3

21120100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5

75

10

5

2112014001

大学体育I

1

34

34

2

2112014002

大学体育

1

34

34

2

2112014003

大学体育

1

34

34

2

2112014004

大学体育IV

1

34

34

2

2112003021

二外I

3

68

34

34

4

2112003022

二外II

3

68

34

34

4

2112003023

二外III

2

34

34

2

2112013001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34

34

2

综合素质选修课

定选

2122014001

军事理论与训练

4

36

36

(112)

2

2121022001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2

34

34

2

2121008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4

34

2

2121003002

创新创业概论

2

34

34

2

任意选修

2121004001

人文素养系列

8

34

34

2

2121004002

社会素养系列

34

34

2

2121004003

科学素养系列

34

34

2

2121004004

身心素养系列

34

34

2

合计

48

852

750

102

12

12

10

16

9

5

3

3

学科
基础
课程

2212003001

基础英语I

3

51

41

10

3

2212003002

基础英语II

3

51

41

10

3

2212003003

英语口语I

2

34

17

17

2

2212003004

英语口语II

2

34

17

17

2

2212003005

英语听力I

3

68

34

34

4

2212003006

英语听力II

3

68

34

34

4

2212003007

英语语音

2

34

20

14

2

2212003008

英语阅读I

2

34

20

14

2

2212003009

英语阅读II

2

34

20

14

2

2212003018

英语口语III

2

34

17

17

2

2212003019

英语口语IV

2

34

17

17

2

合计

26

476

278

198

13

11

2

2

 

专业主干课程

2312013001

网页编程基础

2

34

34

2

2312003001

基础英语III

4

68

58

10

4

2312003002

基础英语IV

4

68

58

10

4

2312003003

英语语法

2

34

34

2

2312003006

英语听力III

2

34

20

14

2

2312003007

英语听力IV

2

34

20

14

2

2312003008

英语写作I

2

34

20

14

2

2312003009

英语写作II

2

34

20

14

2

23120030010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3

51

51

3

2312003011

高级英语I

3

51

51

3

2312003012

高级英语II

2

34

34

2

2312003013

英语文学选读

2

34

34

2

2312003014

中国文化概要

2

34

34

2

2312003015

语言学概论(英)

2

34

34

2

2312003016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1

17

17

1

2312003017

西方文明简史

2

34

34

2

2312003018

英汉笔译

2

34

27

7

2

2312003019

英汉口译

2

34

20

14

2

2312003020

跨文化交际导论

2

34

24

10

2

2311003001

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

1

17

17

1

合计

44

782

647

135

2

10

11

10

13

2322003001

报刊选读(英)

2

34

34

2

至少选修10学分

2322003002

视听说

2

34

34

2

2322003003

中国教育简史

2

34

34

2

2322003004

英语词汇学

2

34

34

2

2322003012

英语小说欣赏

2

34

34

2

2322003016

英语演讲

2

34

34

2

2322003006

西方教育简史

2

34

34

2

2322003009

英语辩论

2

34

34

2

2322003005

英语修辞学

2

34

34

2

2322003013

英语诗歌欣赏

2

34

34

2

2322003007

二语习得基础理论

2

34

34

2

2322003008

英语语言测试

2

34

34

2

2322003010

语用学(英)

2

34

34

2

2322003011

英语文体学

2

34

34

2

2322003014

英语戏剧选读

2

34

34

2

合计

10

340

340

职业方向

必修

2412009001

教育学综合

2

34

34

2

2412009002

心理学综合

2

34

34

2

2412003001

英语学科教学*

4

68

48

20

4

合作课程

2412009004

教师教学通用技能

2

34

34

2

2412001001

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

1

17

17

1

至少

选修

2学分

2412009008

中学生心理辅导

1

17

17

1

2412009006

教师专业发展

1

17

17

1

2412009007

课程设计与评价

1

17

17

1

2412009009

教师心理

1

17

17

1

2412009013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1

17

17

1

合计

12

221

221

3

3

7

1

综合
实践
课程

2512003001

毕业论文(设计)

5

10W

10W

2512003002

教育见习

1

2W

1W

1W

2512003003

教育研习

1

2W

1W

1W

2512003004

教育实习

7

14W

14W

2522003001

社会实践

5

至少选修5学分,学分

认定参见综合实践选修学分认定表

2522003002

学科竞赛

2522003003

创业能力专题培训

2522003004

创新创业实践

合计

19

28w

总计

159

2450+

28W

2043

407

25

28

30

29

27

21

3

3

备注:

:形势与政策每学期开课3周,第七、八学期为课外网络教学。

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以3*5+2(共6周,17学时)方式授课。

③:军事理论与训练,理工科和音、体、美类专业安排在第1学期,文管类专业安排在第2学期。

④:加“*”号标识的为与中学合作开设的职业方向课程。


九、专业实践教学进度表

学期

课程

编号

实践教学环节

周数

学时

学分

时间安排(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512003002

教育见习

1W

0.5

2512003002

教育见习

1W

0.5

2512003003

教育研习

1W

0.5

2512003003

教育研习

1W

0.5

2512003004

教育实习

14W

7

2512003001

毕业论文

10W

5

总计

28W

说明:

1.整周安排以“●”标记;半周安排以“◎”标记;少于半周在17教学周中分散进行的以“△”标记;

2.“寒暑假进行的在备注中说明。


十、综合实践选修学分认定表

选修课程模块

实践项目

学分

社会实践

“三下乡”活动

1

青年志愿者活动

1

社团活动

1

社会调查

1

学科竞赛

国家级竞赛项目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2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省级竞赛项目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西赛区)

1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江西赛区)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江西赛区)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西赛区)

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比赛(江西赛区)

江西省大学生翻译比赛

校级竞赛项目

师范技能竞赛

0.5

创业能力培训

创业项目的策划与设计

2

创业项目的管理与实施

创业项目的财务运行

创新创业实践

国家级创新科研训练项目

2

国家级创业实践训练项目

校级创新科研训练项目

1

校级创业实践训练项目

创业孵化项目

1

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3

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2

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1

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2

获得专利

2

注:综合实践项目计算学分办法按学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本科生课外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修订)》执行